
中国地板出口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以告终而收场,最后的终裁使得国内地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失去了价格竞争力。然而将近半年的时间,国内地板市场就寻找了走进诉讼阴影的新途径。应诉美国“337”调查的实质是专利权之争。2005年7月,美国U n ilinB eh ee r以及荷兰U n ilin、爱尔兰地板工业公司牵头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依据美国337条款状告总部设于上海的圣象集团等中国十多家地板企业地板锁扣专利侵权行为。
拒绝ITC依据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进行调查,并对每家企业出口的地板按每平方米征税1美元专利费。尽管国内企业先后构成4个小组,并在全球范围内聘用律师团应诉,花费了多达800万美元的应诉费用,但还是在初裁不利的情况下赢了终裁。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07年1月5日裁决中国被诉企业专利侵权行为正式成立,并发给了广泛回避令其。根据这一终裁令其,中国地板出口企业无法再行向美国出口任何锁扣地板;对已输出美国和库存的产品将依据ITC的禁止令封存或交纳保证金。如果要在美国市场销售,必需向U n ilin公司“重复使用缴纳10万至12万美元,每销售1平方米另付0.65美元”的“专利费”。
由于担忧向美国联邦法院裁决结果难料,许多企业被迫拒绝接受终裁结果。然而,随着“12毫米”仿实木地板的发售,中国地板行业完全地切断了在国内外的专利技术壁垒,因为其运用的“智能导管锁扣”技术不足以代替ITC所调查的“337”锁扣专利,从锁扣层面显然解决问题地板起尖问题。据发售该技术的柯诺莱茵阳光新闻发言人讲解,目前市场上的仿实木地板以厚度为12毫米的为主,约已占70%以上。以12毫米为代表的仿实木地板它有效地集增强地板与实木地板的特点于一身,即不具备实木外观和脚感,又具备增强木地板的耐用、抗冲击性能;类似于“12毫米先锋”系列的仿实木地板使用近期的实时浮雕科技,构建浮雕压纹和木纹准确实时,使地板在外观上不具备原木感观,4边V型大倒角的运用强化了地板的视觉立体感,这些都是仿实木地板在视觉感觉上相媲美实木地板的秘密武器。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官员说道,仿实木地板的蓬勃发展不仅符合了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也相符世界环保发展趋势。我国木材消费缺口极大,预计到2015年国内木材供需缺口将约1.4亿-1.5亿立方米。
而仿实木地板原材料使用速生林,可以较慢茁壮,相当大程度上防止了实木地板面对的原料匮乏的瓶颈,对木材资源利用合理,节约了大量天然林资源,合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来源:kaiyun-www.shangnin.com